现如今的快餐品牌,正在变得越来越“快”。快在那里?开店更快,更新迭代更快,拿融资更快,连锁扩张的进度更快……万店规模已在弦上,巨头开始排队上市。市场持续回温、资本强势入局、头部品牌纷纷破万店规模,占据餐饮市场最大赛道的快餐迎来了高光时刻,“中国的麦肯”呼声渐高……而快餐的B面,是成本上涨、竞争激烈,唯有创新和提高效率方能破局。那么,2024年的快餐行业趋势什么?下面就和聚商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01、万店时代来临
近些年,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在不断走高,据美团数据显示,2018-2020年国内餐饮连锁化率分别为12.8%、13.3%和15.0%。
连锁餐饮品牌中,目前以门店规模≤100家店的小型品牌为主,而万店以上规模的餐饮连锁门店数占比从2018年的0.7%增长至2020年的1.4%,三年时间占比翻倍。
在疫情影响下,连锁加盟品牌抗压能力凸显,餐饮集中程度不降反增,跑步进入“万店时代”。
快餐在品类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。疫情的大环境下,餐饮消费更为理性,快餐以其经济实惠、方便快捷、味道合格、干净卫生的优势,降低了消费者决策成本,且有更高的消费频次。目前国内的万店品牌以中式快餐为主。
资本的助力,让快餐品牌的扩张更具规模和效率。
比如和府捞面、小蛮椒麻辣烫、味捷等品牌,均在2021年拿到融资,它们的共同优势是标准化程度强,很容易变成快消品的餐饮类型,在消费分层的大背景下,品牌化更能保证质量的输出,从而长期占领消费者的认知和心智。
同时,这些品牌所处的快餐品类赛道拥有标准化程度高、扩张速度快、潜在市场大、试错成本低、现金流较好等优势,小蛮椒麻辣烫、味捷旗下品牌(如牛家人大碗牛肉面)均以加盟连锁为主,扩张效率更高,风险比较分散,更容易享受到时代红利。
02、业态融合、品类融合
过去的餐饮业是“爆品为王”,而现在靠单一爆品打天下已经很难。Z世代成为消费主流,他们有着更低的品牌忠诚度,需要更多新鲜的刺激。
不仅上新品的周期要更短,包装更精致好看,营销要更有趣,产品还要兼顾美味和健康,才有可能留住这些挑剔又善变的新世代消费者。
业态融合体现在正餐、快餐、小吃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。
小吃快餐化让顾客在小吃店有更多选择,通过套餐形式将顾客留下,提高客单价;快餐的品质向正餐靠拢,比如以“现炒”、“小份菜”等为卖点,通过供应链优势以及标准化优势,满足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的追求;正餐的菜单变得越来越薄,出餐效率更高,同时外卖也成为重要的战场。
开出多家万单店的江南家小碗菜、大先生小碗菜、宴小碗等品牌就是通过小份低价的形式,满足消费者“一人食”的需求,让消费者花同样的钱获得更丰富的产品体验、品质体验以及性价比体验。
顾客得到实惠的同时,品牌也收获了高单量和高复购。
餐饮行业唯一不变的东西,就是极致性价比。
极致性价比即品质向上+单价向下,有三大消费场景:好品质、不贵、有面子;满足高频刚需;花少钱、吃多样。这些需求小碗菜品牌恰恰都可以满足。
综合来说,未来小吃、快餐、正餐加速融合将成为大趋势,边界越来越模糊,赛道会越来越宽。
品类融合则体现在菜单越来越“厚”。
现在头部快餐企业正在往“餐饮+”的方向发展,肯德基卖起了热干面、胡辣汤,庆丰包子卖起了饺子、面条,阿香米线卖起了土豆粉、刀削面,南城香则通过米饭快餐+串串+馄饨的组合提高复购……
鹿小味就是多品类融合经营的代表,围绕“粥粉面饭”等品类做中式简餐,主打线上外卖,全时段售卖,以丰富的产品线赢得高频消费、高复购转化,日销高达1000单,2年开出270家店,并拿下上海徐汇、五角场等地的品类销冠。另一个例子是李连贵熏肉大饼,作为百年老字号,品牌在2021年试水外卖,开辟新的战场,通过制作工艺的改革,实现效率的大幅度提升,在保留百年老味道的基础上,实现了去厨师化、减人工化,保障了高峰期的出餐效率。
在招牌的熏肉大饼系列之外,还加入了热菜系列、凉菜系列、粥品等百余种产品,新的菜品组合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,在调整后顾客实付客单价从30+提升到55~57元,外卖单店每个月增加了3万的纯利润。
犟骨头的王艺伟认为,企业要长久发展,须从爆品思维转向品类升级,产品要丰富一些,要往长尾的方向拓展。“快餐覆盖的半径有限,要求高复购,但你要不断有新产品,产品丰富才能提高复购率。”
随着餐饮的发展、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,以及快餐餐企的品牌化规模拓展,快餐的行业边界将愈加模糊。
单品类和单业态的经营模式已经遇到了增长瓶颈,未来,业态复合与时段交叉的模式,将为餐饮带来更多的数据增长。
03、快餐高效扩张的三大王牌
在公司化进程和现代化工具的加持下,快餐品牌已经在市场中开启了飞速拓店的发展模式。轻模式加盟、数智化的普及、渠道下沉更是成为让快餐品牌乘上高速公路的三张王牌。
1.加盟与小店模式成为主流
疫情常态化下,创业者的投资会更加理性和克制,未来,轻模式小店依然会是餐饮创业的主流。
小店代表着更小的投资模型,更聚焦的产品,更少的人工,更精准的客群定位,也就同时意味着更低的启动资金,更低的投资风险,更快的资金回笼。
同时,餐饮品牌的门店面积越小,选址也更加灵活。
现在大多数老板都是类似这样的轻模式创业,15—20平左右的面积,2个人即可经营,10万左右即可在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成都这样的一线城市开出一家外卖店,降低试错成本。
在如今的餐饮竞争环境下,产品已经不是唯一的维度,从供应链、食品安全、店面环境、品牌营销,再到跨区域的人员管理、供应链保障,还是运营体系的构建,都是必须解决的挑战。
不规范、低质的路边摊、夫妻档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,没有特色的小餐企,生存情况愈发艰难。中式快餐已不再是夫妻俩搭个伙儿,就能轻易进入的低门槛行业。与之相反,加盟连锁将取代夫妻店、直营模式成为主流。
疫情下直营品牌损失惨重,而连锁加盟品牌抗压能力凸显,不少曾经不放加盟的餐饮品牌也开始开放加盟,加快了门店布局。
李连贵熏肉大饼、米勒汉堡、汉小江、柒公主干锅焖饭、韦小堡、十三记熏拌鸡架等品牌均与开发加盟合作,将为加盟者提供独家合作优惠,实现合作共赢。
在杭州、北京、上海多地开店的江南家小碗菜加盟商表示,一群人的努力的成效远大过一个人,选择靠谱的品牌加入,放心的品牌合作,不要听别人说什么,要真正的去做才能给自己答案。
如今轻模式小店搭配上特许连锁加盟的形式,让千店万店的目标不再遥远。
2.数智化实现降本增效
对于快餐来讲,快、便捷仍是消费者的普遍需求。企业端也面临着成本压力,降本增效成为普遍需求。
数字化、智能化就是快餐提效的重要抓手,随着餐饮连锁化程度逐渐提升,外卖渗透不断加强,倒逼企业数字化转型。
数字化带来的好处是让餐饮决策更理性,智能化则能够代替人工降低成本。
过去餐饮行业是一个没有太多数据做抓点的行业,但随着数字化变革后,如今从销售、获客、产品、再到生产环节的全链条都在做数据化升级。
比如一些餐饮加速器,也是通过大数据的应用,在商圈、用户画像细节数据分析,可以更精准的选址、选品,再提供给合作的餐饮企业,让企业做出更正确的决策,有效地提升业绩。
另一层面,在餐饮行业成本一直相对较高,比如人工成本、运输成本,但今天智能化的建设,人工智能在餐饮行业的应用,像传菜机器人、智能炒锅、分拣机……用智能代替人工,既可以降低出错,还可以更好地优化成本,提升效率。
嗨辣小象麻辣香锅从创立伊始就自主研发智能设备,借鉴电商提效的经验,通过去厨师化,进行菜品分类提示,提升抓取环节效率,同时降低抓菜错误率。
曼玲粥目前在研发、设计、产品、营销、服务全流程上已经形成了依托大数据持续迭代创新的能力。同时坚持通过数字化、网络化发展智慧管控、智慧供应链、智慧门店,探索全新的数智化渠道,且在全国千余家门店上线了斥巨资打造的智能后厨AI系统,达成整体降本增效的目的。
3.品牌向上,渠道下沉
随着城市化的红利逐渐消退,下沉市场的价值被重新看到。
业内共识是,20%的一线商圈做品牌做认知做创新,80%的门店下沉多渠道。
在一线城市打造样板店,然后向二三线城市下沉。
在一线城市创造品牌势能,在三四线城市创造规模与利润。
据《瞭望》新闻周刊发布的《小镇青年消费研究报告》,小镇青年将成为今后10年消费市场的主力军,预计到2030年,三四线城市居民消费将达45万亿元人民币。而且目前在三四线城市的餐饮市场,连锁品牌并不多,这也直接说明了下沉市场的广阔前景。
对于西少爷这个品牌,大家应当不陌生。其创始人孟兵,互联网大厂IT精英出身,因为在北京吃不到正宗的家乡味道,从而诞生出自己开店卖肉夹馍的想法,从而肉夹馍这一品类便被挖掘、重做......
然后通过年轻化定位、品牌化包装打造品牌力,依靠标准化改造、规模化发展积累品牌势能。然后,当品牌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,要想企业发展的更大更强,就要抢占市场。
于是,西少爷团队于去年9月份开始计划启动“西少爷·select千城万店计划”。该模式是以西少爷首店五道口店为模型,以低至7元的极高性价比肉夹馍,深入下沉市场,进行大量门店扩张,计划五年内开出1万家门店。
品类品牌化,提升效率实现高性价比,然后下沉到底,这就是西少爷的高速发展模式,也是快餐品牌想要实现全国发展的重要心经。
贝佐斯说:“与其焦虑未来十年的变化,不如笃定未来十年什么不会被改变。”
可以确定的是,快餐将始终占据中式餐饮的第一赛道,需求长期大量存在,连锁品牌还会继续保持高速扩张开店的状态,但迭代和内卷也势必同时发生。唯有积极打破边界,顺应时代潮流,做深各项基本功,做实品牌护城河,才能真正收获品类红利!